时间:2008-01-10 00:00:00 来源:平和学员 作者:梁贤赵 Raymond
简述 :生活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习,我们锻炼,并逐渐地成长。
感受平和
梁贤赵 Raymond
清新感觉,春风拂面 |
找了很多实习单位,最终选中了平和。在平和实习,真是给我了一段非常不一样的经历和感受。因我有编辑杂志的经历,学校最初把我安排到“平和文化工作室”工作,让我任英语校报的编辑助理,我也很喜欢这份工作,觉得颇具有挑战性。后来,从报纸到杂志,再从杂志到《平和故事》的组稿。工作室的计划一直有变,我实际上干了很多份工作。
因为暑假学生“爆满”,我们市场部的全体员工都搬到人力资源部的办公室“共享资源”,我们原来的办公室用作学生教室。而我就成了留守新教学区的唯一员工,这是我来平和之前怎么也没有料到的。我因此也得到了很多难得的锻炼机会,并且结识了很多朋友。
向前看,未来不遥远 |
在新教学区里,我兼任了多重角色。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是 AA ( Academic Assistant 教务助理),而且这里的很多学生都以为我是 AA ,因为只有我一个员工固定在新教学区办公,这里的外教和学生有什么问题首先都是找我,让我联系其他部门解决,这很像 AA 的工作。有时候我又觉得自己是 Receptionist (接待员),因为我的办公桌的位置很像 Reception (前台接待处)。
平和还把新教学区各个门的钥匙交给我保管,这种信任开始的时候让我受宠若惊,我也因此在所难免地要承担一些 SS(Support Service 后台服务)的工作了,如开门、锁门,还有就是放学之后检查各个教室的空调、 DVD 机、日光灯等设备都关好没有。在这里,一天下来,我要接很多个电话,也要打不少电话到旧区各个部门,我在这里承担起了新旧两个教学区沟通的角色了。
除此之外,我所在的市场部“文化工作室”的工作也是少不了的,我要抽出时间去采访学生、外教和其他员工,去寻找他们的故事,然后是写成文章。平和的工作氛围相对来说比较宽松,学校不会给员工很大的工作压力。每两个星期一次的“招生日”是平和最繁忙的时候,各个部门都忙着不同的事情。接待远道而来的学生和他们的家属,指引学生办入学手续,学生英语能力测试分级,分班,安排宿舍,各种各样的事情,很琐碎,但我们一点都不敢马虎,因为我们的头头说,这是展现平和服务的关键时刻。
乐于助人,你我一家 |
平和毫不怀疑我的工作能力和工作责任心。这是我最希望看到的,因为来平和当 volunteer 其实就是我大三暑假的实习,只不过是名称上不同而已。实习生最希望的当然是能在单位里做各种各样实际的工作,能承担一些责任。实习的时候,学到东西远比拿高工资重要。
学校开了文化论坛,我接受了任务,花了整整两天时间整理编辑会议录音稿。就在我快要完工的时候,我意外地收到平和工作室成员 Julia 的邮件。邮件的内容也是全版的会议录音稿。看到这稿子,我几乎傻眼了,如果事先知道有人在干这个事情,那我何苦再这么辛苦干重复的劳动?但当我读了她的文稿之后,我不得不敬服她的语言和处理方法。那次的经历让我感受了在同一题材下,由不同作者视角、创意、文采的不同,而表现出来的作品上的差异。
因为有你,倍添温暖 |
Julia 坚持让我完成这篇文稿并发给她,最后我还是认真地完成了稿子,发给了大家。Julia 采两稿之长,作了统稿工作,在作者的名字栏上,有了我们的共同署名。其实,署名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这次传帮带的锻炼和学习,给了我一个启发。很多东西,也是在比较和类比中感受其中的奥秘的。工作如此,写作亦然。
听学校里一些有经验的师兄师姐讲,他们很多人去公司里面实习,很少有人会很认真地指点你,帮带你。常有公司让他们重复做一些简单的工作,而且不准他们动这个仪器搞那个设备,所以很多人抱怨得不到锻炼机会。他们感觉自己只是公司临时招来帮忙做事的人,没有地位。我很幸运,在平和工作,我完全没有这种感觉,在这一个多月里,我很感谢平和的同事对我的热情指导,我在Arthur 、Richard 、Tommy 等同事身上学到了许多。我很努力很开心地工作,感觉自己已经成为平和的一分子了。
最是离别伤感时 |
由于平和的招生周期是两周,每两个星期都会有一批学生进,有一批学生离开,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看到很多感人的场面。这个时候,平和最亮丽的一道风景就是众多闪来闪去的相机,和外教老师们拍照,和在这里认识的朋友拍照,然后各自留下Email 、电话,拥抱几下,握握手,说一句:“ Keep in touch! (保持联系!)”。那情景就和我们大学里毕业聚餐的时候一样,很多女生哭得眼睛都红了。
平和就像一个驿站,学生们来去匆匆,每两个星期就见到一些新的面孔,走掉一些老的面孔,但是留下的记忆却让我觉得我们大家已经认识了很久很久,感觉就像老朋友突然离开了,再也见不到了。我也常被学生拉去合照,照了很多张,留了很多次电话号码和 Email ,场面很让人感动。看着已经哭红了眼的学生,想到以后很可能再也见不到对方了,心里酸溜溜的。
朋友,你在哪里? |
那一次合作演出,Laura 流利的英语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Laura 是一个很勤奋的学生,英语说得很好,虽然词汇量不是很大,但是用得很灵活。她喜欢用英语聊天(在这里也只能用英语聊天了!),我也正好有此爱好,所以我们很自然地成了好朋友。我和 Laura ,还有其他 youth student 的友谊是通过英语交流建立起来的,在他们办完离校手续之后,我真的很想和他们用中文聊聊,因为我害怕有一天他们用中文打电话给我,而我却认不出他们的声音。但是我没有,因为我想,他们会更愿意记得那个说英语的我。在平和,我希望他们只留下英文的记忆。
Laura 的 QQ 信息让我很感慨,对这里的学生来说,平和只是他们人生中很短的一段经历,不过我想,这段经历可以让很多人一辈子都忘不了,至少我是这样, Laura 是这样,很多我熟悉的 youth student 也是这样。
在平和,我能感受到很强烈的中西文化的差异。我的这份工作使我学懂了很多在别的地方难以学到的道理,尤其是在如何与人相处方面。记得有一次,一个在平和工作了很多年的外教 Sandra Lee 问我:“ Raymond ,你喜欢你现在的工作吗?外国老师们经常厉声批评你,你是不是觉得很委屈啊?”
是的,我确实感到委屈,就说:“我喜欢我的工作,我也很认真去做了。但是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对着我发脾气,因为我的工作就是把他们的问题反映给有关部门,而这有关部门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没能按他们期望的目标解决问题,并不是我的过错啊。”
东西文化的交融 |
我恍然大悟似的,感觉确实是这样,很多时候,我以为我的工作已经做完了,其实我只是做了开始的部分,这是我经常惹外教们生气的原因。
对平和这样一所特殊的学校来说,最重要也是最难做好的,我想就是中外员工的沟通问题。很多时候并不是语言上的困难,这里的员工大部分都能说很好的英语,但是文化和思维方式差异的问题却是永远存在的。这里的中外员工都在努力地尝试着理解对方的文化,并尝试着用对方的思维方式来思考,相互体谅。印象很深刻的一次是,外教 Eva 对我说了句:“ Sorry , I was upset ”(对不起,我刚才心烦。)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外教对我发这么大的火,也是第一次听到外国人这么认真地向我道歉。事情的起因是,那天中午的时候,Eva 留下几个学生练习对话,我进去看个究竟,以为他们已经放学了,就不自觉地和学生聊起天来(当然是用英语聊啦。)不料,没聊几句,Eva 从后面“杀”出,样子很凶恶地说:“你任何时候都不可以打扰学生学习,如果你再打扰学生学习,我就告诉校长,开除你!”
我很惊恐,慌忙解释,不记得当时说了些什么了,只记得 Eva 并没有因此而消掉怒气。Eva 的“笑声”在平和是很有名气的,平时见到她总是笑呵呵的,今天突然晴转阴,我吓得不敢作声了。也是,在平和,上课时间是神圣的,是绝对不允许随便打断干扰的。我进课堂和学生随意闲聊,难怪让她生气了。
过后,Eva 就坐在我的办公桌旁批改学生的作业,沉默了几分钟之后,Eva主动和我说话,我诚惶诚恐地回答她。她看起来有点内疚的样子,好像在故意地挑起一些轻松的话题来缓和气氛。我们就这样“轻松”地说了大概半小时,然后,我要去吃午饭的时候,她才内疚地说了那句话:“ Sorry,I was upset. ”。
听到这句话我才真正地轻松下来。在平和这样的学校里,中外员工差不多是各占一半,老师和员工很多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宗教信仰,这么多的不同,没有相互之间的理解和体谅是难以凝聚在一起的。在这里做 volunteer ,除了吸取到工作经验之外,我还获得了很多宝贵的东西,包括与员工、学生的友谊,包括与各种各样的人交往的能力,包括理解和接受不同文化的胸怀。
离开康乐园(广州中山大学校园)一个多月了,也真有点想“家”了。虽然我在平和实习的时间只有两个月,但是经历的东西非常多,学到的东西也非常多,结交了很多朋友,看到很多让人感动的故事。
编辑:郑雁Cathy Zheng
离开课仅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