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8-06-09 00:00:00 来源:征文比赛 作者:薛一萌
简述:《“平和英语杯”我的英语学习之路》普通组应征文 作者:薛一萌,来自山东济南大学
路漫漫
薛一萌
十几年的英语求知路,走到现在也只能说是从“恨”走到了“爱恨交加”,至于未来的路还会有怎样的荆棘,只有亲自走过才能有所体会。不禁想起屈原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从小生活在内蒙古东部的一个小镇上,童年的记忆里总是一边学习英语一边学习蒙语,课堂上说着普通话回家说方言,那个时候觉得自己很是了不起,竟然会四种语言,偶尔
真正的接触英语是在初中,初中的英语规范地要从ABC学起,这让我很不屑,逐渐这种不屑变成了不会,最后干脆就是不愿意去学。英语学习需要大量的记忆,较之数学那种逻辑推理很强的学科我似乎更喜欢后者。我对英语的漠视也让英语对我产生了不满,因为偏科极其严重,中考后通知成绩的那天重点高中的通知书便经过我递给了别人。
遗憾的是这种情况并没有因为我上了所普通高中而改变,但是为了不让悲剧再次上演,高中期间形成了让我直至现在还在受益的习惯,那就是喜欢模仿磁带上的发音,起初只是想通过这种机械的方式提醒自己不能把英语给忘掉了,后来便成为了我每天必做的一件事。可以说高中课本后的单词表我从来没有自愿主动地背过,但是每篇英语课文我都认真的跟读过很多遍,里面的弱读,连读(当然那个时候根本不知道这两个词)我都模仿的很像才肯罢休,坚持这样做的好处是现在的我发音基本不存在问题,并且凭借着大堆的英语废话貌似我英语学得非常好。除此之外,高中的英语学习剩下的就只是一大堆怎么做也做不完的练习题了,当我习惯了做题后,尽管在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语法,什么是句型的情况下也能做对一些题,当然做对了不知道为什么对,做错了也不晓得是为什么错了。期间也曾尝试着去问同学老师,而结果总会有那么多的固定用法等着我去背,这让我很是无奈。
记得高中英语老师总喜欢在同学走出考场后问同样一个问题,那就是“这次题难吗?”,但是在我的记忆中好像从来就没有问过我,可能是因为他知道我脑子里根本没有一个标准的概念,于是对英语那种对对错错无厘头的答案一直保持到了高考考场上。题海战术让我对英语恨之入骨,但也不无效益,高考英语成绩不得不让老师瞠目结舌。
命运似乎总爱和人开玩笑,大学所学专业竟也阴差阳错的和英语挂上了勾,对外汉语,对外在前汉语在后,于是学好英语成为学好专业的必要条件。专业中没有数学的羁绊让我找不到更好的借口不把更多的时间给英语,况且周围同学的英语水平着实也给了我很大的压力。我发现除了我之外几乎所有人都能在开学的第一堂英语课上用流利的英语做自我介绍,尽管一句也没听懂但是我能感觉到他们的英语一定非常的好,我甚至认为这种自卑会无限制地延续下去。十分幸运的是我遇上了一个让我对英语不再绝望的老师,她一口流利的英语似乎比磁带上的声音更能吸引我,说实话大学的英语课堂上我
就英语学习这一问题我也
以后的英语课上,别人都是回答那种即问即答式的问题,而我知道这方面肯定不行,所以就尽量找机会站起来读一段文章或是课文,标准的发音得到了同学羡慕的目光,其实他们根本不知道我为了读的更好些课下我模仿了多少遍。单方面的表现突出也让别人认为我的英语不是非常的差劲,而这也使我对英语不再像以前那么厌恶。为了能使自己的英语表里如一我也在不断的努力着,必竟真正的货真价实需要很长一段不懈追求的日日夜夜。
任何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当他对某一事情付出的多了自然会产生一种爱,这种爱不同学喜爱,往往表现出痛并快乐着的感觉。大学里的英语学习完全出于自愿,没有书山题海更没有强迫,任何一个标着英文字母的地方都是学习材料,任何一个英语native speaker 都可能成为你练习口语的对象,有时甚至也可以如傻似狂地自言自语。语言是相通的,专业课中对汉语知识的深入学习也让我更能理解英语中的一些复杂的句子,有时英汉之间的比较也会让我体会到不同语言的不凡魅力。
语言学习所需要的坚持与毅力也让我的大学生活更加的充实,每天清晨早起一小时站在人影稀疏的校园里大声地朗读英语。无时不刻地带着记满生词的小本本,闲下来的时候翻上一翻。晚上要听着英语歌才能入睡。没课的时候去英语角转一转,在那里结交了一群和我一样渴望学好英语的朋友,因此收获的不仅是英语,还有友谊。日复一日的坚持让我觉察到了积累的力量,总之我充实的一天总要有英语的伴随。
不要认为永远都不会爱上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从恨到爱需要一段漫漫长路,只要坚持在路上并朝爱的方向不断在走,就总有一天会到达,路漫漫需要斯人上下求索。
网络支持:Ruby&May
离开课仅剩天